学院&部门动态
 

学院&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苏州大学臧知非教授来我校作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1日 17:56    来源:


               

为了打造中国史一级硕士学科点的学术品牌,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科竞争力,11月9日上午,应历史文化学院的邀请,苏州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臧知非先生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儒生、儒学与战国秦汉政治》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郝建平主持。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的全体教师、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共150多人聆听了报告。  

   

臧知非教授阐释了战国时期儒学的特点,以治世为己任,扮演圣王之道代言人的角色,从道不从君。之后,儒生经历了对“霸道”的排斥阶段,逐渐转变为对“霸道”的认同;臧教授援引丰富的历史文献,分析“荀子入秦”“吕不韦开门揖客”“叔孙通之知时变”等具体史实,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儒学从战国、秦朝再到两汉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并对到秦统一中国时,终于发展到服务现实的阶段,儒生直接参与秦朝的政治建设,为秦朝的长治久安建言献策。  

   

臧教授还介绍了士人价值观在汉代的彻底转变。在董仲舒时期,学术与政治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仕而求其禄”逐渐成为士人价值观的主流。臧先生提到,董仲舒的主张将“平天下”与“安其身”有机统一,通过批评秦政以谏现实,并以天制君而不以王者之道制君,仍然具有思想性。而到东汉时期,随着统治者通过重儒而将士人“吏化”,儒学开始回避政治,放弃批判功能,彻底沦为了治民工具,战国秦汉士人价值观最终完成了从“仕而行其学”到“仕而求其禄”的演变。  

讲座尾声,进入令人期待的互动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就感兴趣的问题与臧知非教授进行探讨,臧教授作了详尽解答。臧教授学问扎实、见解独到,为同学们带来了诸多启发。  

   

这次讲座使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战国秦汉时期的政治和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历史研究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热忱。  

   

上一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抗疫进社区,义诊显温情”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条: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第一届信息检索大赛

关闭